年轻班主任遇到班级不和谐现象,例如上课迟到睡觉等,使用德育分效果也不佳,怎么办?
整体和局部分别思考,找出行为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偏差信念。一一寻找解决方案。
整体问题,需要你自己全面观察与各方沟通,如家长、科任课老师,以前班主任……一一沟通了解情况。画出该现象最初成因,家长老师是如何行动对待的,接下去如何发展的……明白症结所在。再行动。
如迟到问题,和迟到同学沟通他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和家长沟通哪里出现问题,可以怎么配合。和家长孩子一起商量一个针对该生的21天好习惯养成奖励表。请家长每天为孩子作息跟老师打卡。
总之,用你全部的诚意和爱,以及家长和老师配合言行示范。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用爱去影响她们!老师是最值得敬爱的人,做个好老师不容易,加油💪!你将成为她们一生最难忘的人!
德育分是大多数老师用的方法,在这个德育分体系中,大体就是奖罚两种。首先是奖,如果你做好了,就给你加分,而且可以细化到做卫生,举手回答问题,早读大声朗读,也可以大到你做了什么贡献,比如参加比赛获奖,是班委,团干学生会干部之类的。然后就是罚,迟到扣分,睡觉扣分,旷课扣分,不交作业扣分,等等***扣分,扣到一定程度就按学校规制处分。这是短时间内挺奏效,可是久了很多人就对分数没有那么敏感了,特别是那些个别同学,有人说,叫家长。其实,当过老师的,特别是中职学校的老师,家长也没有用。然后有老师,再不济就开除。可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并不是将那些散漫的同学变成所谓的坏人,破罐子破摔。更应该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时候有人想,在扣分的前提下,还要罚值日,罚抄制度等等。比如说,一次迟到,值日一天,后面累加。开始还好,如果他借助别人帮忙,或者他乐意于如此,总罚抄来换这种方式呢?迟到1次罚抄100遍,两次 200遍,3次400遍……万一有一天他不愿抄了,退学了呢?当然。不否认,有很多老师把德育分用得如火纯情,很多人否服,班级学生也很好。这个确实值得点赞。
同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迟到?为什么经常迟到?
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行为,这些迟到睡觉旷课等都是行为,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内心,家庭,环境等等。这要怎么了解呢?不单纯是跟学生聊天,如果工作做得细,还可以家访,同学访,以前老师访等等,综合了解,进行解析,找出原因,然后根据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
这里合适的教育,没有固定,就像因材施教。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甚至可以借助心理学理念等等,不断引导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让他成为我们的烦恼。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考量的东西,你不能简单地去评判谁好谁不好,如果没有做到位,我们都不能断定谁是不好。***设那个迟到的同学是每天早上照顾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照顾她,带她去医院或者亲戚家帮忙照顾呢?他也很早起床,但不能保证每次准时,你没有了解就判定他坏学生,他也不会告诉你说,我迟到是因为照顾妈妈。这是真实的故事。
所以,我们教育者,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价值观直接去判断,更应该是用更全面的方式。真正的做教育
做班主任最主要的就是爱心、责任和耐心。需要清楚的了解学生迟到,睡觉的原因,了解之后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另外对于问题学生要经常关心他,多与他们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再一个就是与家长沟通了解。这样才能扭转局面
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学生上课睡觉叫醒了要和你吵架,你会怎么办呢?
老师叫醒上课睡觉的孩子时,要弄清是什么原因,是生病了、还是其它原因,是在什么课叫醒的,正常上课中,还是自习课、考试时。只要是上课,就要轻轻地喊,不要大声吼或者拉扯,以免影响课堂的氛围。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定不会和老师争吵,下课后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如果学生不愿意去办公室,找个时间再和他谈话。如果做到这些,学生要和老师发生争吵,教师要忍下去,继续讲课,把课讲完后以平和的语气来处理,这就是以柔克钢。学生也是通情达理的,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