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是子女的数量越多,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生活幸福感就越高吗?
- 有人说“并不是科技越发达,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越高”,你同意吗?
- 调查称年入12至20万人群感觉幸福感最高?收入越高幸福感反而越低,大家怎么看?
真的是子女的数量越多,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生活幸福感就越高吗?
谢谢邀请,子女多少只要孝敬老人就行,有的老人子女多为了赡养老人闹的不愉快,有的甚至亲兄弟成了仇人。老人子女多每个都孝顺老人,子女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孝敬老人,老人的生活会非常幸福的。
贵在家庭幸福和睦,人到终老,都希望膝下儿孙满堂,一家人热热闹闹,只要子女们和睦相处,不因家产,婆媳,兄弟,妯娌的闹矛盾,只要孝顺父母,一家人和和睦睦,无论子女多少老年人都会过的幸福美满
不一定,儿女教育好了,都孝顺,教育不好要受气,也跟自身有很大关系,自己对父母孝顺,儿女也会学,农家人常讲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儿,有什么样婆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媳,凡事自身做得好,无愧于天地就心安理得了!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幸福度与子女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子女数量越多,老年人的养老越有保障,幸福度也越高。先前的一些研究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然而2000年之后的一些心理学研究证明,多子未必多福,子女的数量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生活幸福感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刘晶对2000年中国高龄老人(80岁以上)健康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变量条件下,存活儿子数和存活女儿数在老年人户居方式、生活照料、经济来源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是,另一些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夏传玲、麻凤利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个方面,子女数量对父母的养老均无直接影响或是影响甚微。陈江生、崔彩贤经2014年的研究表明,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与未成年子女数对家庭成员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影响甚微。研究者石智雷201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分析不同生育决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能单纯考虑子女数量而忽略子女教育,重视子女教育、择优培育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石智雷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张欣的研究结果支持。张欣2017年的研究在走访了28个省份10257户家庭共计17708名个体,有效样本10893个的情况下,结果显示,在控制个体的人口和社会变量、健康状况以及家户层面及社区层面的变量情况下,子女数量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作用;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与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在控制了家户层面和社区层面的变量后影响就不再显著,但是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能显著降低中老年人的抑郁程度。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多子多福”并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与生活幸福感,重视子女受教育程度才是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与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与保障。
有人说“并不是科技越发达,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越高”,你同意吗?
这是肯定的!社会越发达,就意味着各各方面都非常先进!那也对每一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更好的学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过幸福感来自于内心深处!并不一定有多少财富就幸福!有满足感就会幸福!有很多知识也会有满足感的幸福!
谢谢邀请!
人们对于幸福指数的高低,完全在于自已的感受,鞋大小脚知道。旁观者清的经验之谈,却并不能代替身居其中的直接感悟状况。
科技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是生产力,越发达经济愈繁荣,人们享有社会宏利的水平才愈高。
当然,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随之增长。
衣食住行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各种条件的改善,直接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人们感触最深。
试想,***如社会倒退到刀耕火种的时代,让人们再去感受幸福指数,进行这样的比较,可以最直观的说明问题吧?
(网络图片)
调查称年入12至20万人群感觉幸福感最高?收入越高幸福感反而越低,大家怎么看?
够花就行,知足常乐吧。12万到20万收入的阶级,没有太多***的话,家用足够了,日子过的很好。一方面不接触太高大尚的阶级,奢侈品诱惑没有,普通家用足够,有满足感,不觉得缺乏。另一方面这个收入的工作不太辛苦又有一定体面还稳定。一般也都是中层了,可能国企公务员,医生,银行,老师等居多,这些行业也稳定。
不缺什么,工作稳,不辛苦,有社会地位,能不幸福吗?
再看更高收入的,百万收入不是白给你的。一方面这个收入的人接触的阶级层次也高,我赚的多,可有人更多。你是大集团人力总监年薪百万,集团股东资产几亿,一次牌局输你一年工资,和他们比你总没有知足。
另一方面,高工资代表好付出,工作有多累谁知道。
不满足有工作累。幸福感哪里来。
你好,谢谢邀请。
收入12次20万的人群感觉幸福感最高,我感觉挺对。因为钱不多也不少,够一家人用,不为钱发愁生活应该很幸福。但高收入的人,一般只顾赚钱,顾不上家,冷落家人,他怎么可能幸福?
实话!
越有钱越有,越没钱越没有,一个什么都有,另一个什么都没有,所以说,什么都没有了,幸福感来自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不好了,就会失去幸福感了……!
收入高,不一定幸福感也高,俗话说得好: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钱赚的越来越多,心里还想多赚钱,所以说,天天都掉钱眼里了,幸福感也就淡化了……!
幸福感是一种感觉,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与收入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了。
为什么年入12—20万的人群感觉比较幸福?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是12—20万的年收入,对解决日常生活和消费已经没有问题了,所以生活压力不会太大。
二是从一定程度上讲年收入多少,决定了工作的责任与压力,因此这些相对比较轻松。
三是这些人的层次决定了他们的朋友圈,也决定了他们生活态度,使他们较少有攀比心理。
四是相对比较轻松的生活和工作,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也是提高幸福感的有力保障。
为什么年收入百万以上的人群,反而感觉不幸福的比例最高呢?其实上面的回答已经有了结果。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是收入越高奢望越多。因为物质需求永无止境,什么高级车、别墅、奢侈品应有尽有。
二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接触的人群也是越来越有钱,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也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三是一般收入越多责任也越大,相对的压力也就更大。压力大就容易影响心情。
以上只是从一般而言,是不是有些人会不劳而获,我就不知道了,期待着大家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