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研究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确实不同的研究所,不同的老师,情况都不会一样。我举两个例子谈一下我的感受吧。
研一的时候我们在雁栖湖统一上课,那时候我们是单人间,这一点特别好,终于可以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了。当然了,还是熬夜的比较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都睡了好久了,半夜起床上厕所,看看窗外发现隔壁公寓很多灯都亮着,很是震惊,***如其他的同学是在玩游戏,但肯定有一位同学我看的清清楚楚在做ppt,而我已经睡了好久了,半夜差不多两三点了。那时候上课的时候,很多课程都是需要做ppt演讲的,很多时候真的特别羡慕那些演讲特别好的,也许差距就是在晚上慢慢拉开了吧。
再说一个例子就是我的一个同学,他的导师只有他一个学生,完全感觉是散养状态,当其他人都在忙着没周末没***期在加班做实验时,他天天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尽性玩了,而且导师还每次开学都给他涨工资,最高的时候每个月工资有四千多了。最后,当所有人都在纠结考不考博的时候,他洋洋洒洒一天时间瞬间转博了,简直完美的生活。
所以你看,不同的研究所不同的课题,大家的忙碌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个和自己的专业也有关系。
但最后我想提一句,就是给我的感觉,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也特别会玩,就拿雁栖湖那一年来说,大家玩的最多的是狼人杀,每天晚上做ppt的和玩狼人的都在食堂平分秋色占据半壁江山,甚至还有人成立了狼人杀社团,所以我感觉会玩的也比较会学吧。
欢迎关注交流!希望大家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
我认为,这个也要分研究所、专业、课题组来看,我在中科院学的是化学,说一下自己感受。
1、我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对于北京这边的研究所比较了解,北京这边的研究要求最高的是化学所,学生一天工作10小时很正常,其实10个小时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导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也几乎没有节***日。不过真正喜欢科研的人,这些时间都不成问题。因为你的付出和收获一定挂钩,这句话在科研圈更是明显。
2、对于别的研究所,其实大家的工作时间也不短。我平时八点半左右到实验室,晚上十点以后回宿舍,中午会休息一个小时左右,还是比较累的,但是还是刚才说的爱科研的人这些还是能接受的。
3、还有就是课题组,有的课题组一周至少工作六天,十一这些***期也不会让休息够的。我们课题组对时间来说要求不是太高,不过毕业要求都是一样,大家都会加班工作。
4、对于别的专业了解不是很多,不过我觉得整个中科院体系不会差很多。
5、幸福来源于,自己做的课题结果很好,这种喜悦感真的不是其他可以代替的,还有就是自己的文章被接收的那一刻。真的是幸福感很强。
祝大家学业有成。
劳动怎样获得幸福?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每个人只有通过辛勤与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创造幸福生活。这既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新时代“劳动观”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劳动助力实现梦想。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成果。没有辛劳付出,任何梦想都不可能实现,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要弘扬劳动创造精神,让梦想体现在积极作为上,落实在岗位上。虚晃一枪不行,花拳绣腿不行,拈轻怕重也不行。必须拿出肯干事的态度、踏实的担当去做好本职工作,要担当使命、真抓实干,要主动进取、攻坚克难,才能不负时代之盛和人民之托,用劳动让梦想成真。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没有尊卑轻重之别,每一名踏实劳动、勤勉劳动的劳动者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努力,付诸辛劳,梦想才会成为现实。每个人只有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付出汗水、付出劳动,才会有甜蜜回报与收获,才能创造真正有用的价值,才能收获属于自己和家庭的美好未来。每个人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双手、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实现伟大梦想的宏伟事业。
劳动是梦想的土壤,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者要获得尊严,必须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的观念,切切实实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不折不扣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让劳动者实现劳动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之事。一个个默默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弘扬劳动实干精神,营造热爱劳动风尚,彰显劳动创造价值,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真正让劳动创造受到尊重、体现价值、得到回报。
劳动是一种传统美德。每个劳动者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勤勉劳动、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从劳动成果上得到更大的满足。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与不懈的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于人民,就是光荣的,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就能以辛勤的劳动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在劳动中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