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穷人,往往不会有幸福感。”你怎么看?
大清朝李鸿章,官够大,钱够多吧?按理他的子孙够幸福吧!请大家翻阅一下历史,他的亲孙子李子嘉,啃老躺平,花天酒地,***嫖妓,逍遥放荡,终因家财万贯,挥霍一空,以穷困潦倒,了却一生。
几个乞丐在桥下躲雨,一个说,米涨价了,一个说油也在涨价,一个说,什么都涨价。一个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一个说,又累工资又少。一个说,还是我们好,不愁吃,不愁穿,又不用劳动。一个说,不光这样,而且住的也方便。众多乞丐说,还是我们幸福。在大千世界中,无奇不有。在现实生活中,劳动最光荣。只有经过辛勤劳动,得来的生活富足,才是人们心安理得的标致。望人们幸福,但这种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得来的。不管幸福大小,满足就好。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的满足,不在于是贫穷还是富有。
战争年代的人们,生命受的威胁,平安的活着就有了幸福感。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饥肠辘辘,一顿饱饭就有了幸福感。
可见平常人幸福感是比较来的。
当今社会生命不会受的威胁,温饱也彻底解决,人的幸福感就来自于满足欲望,可是人的欲望无穷尽,没有的总想有,有了的还盼望,欲望满足带来的幸福感转瞬即逝,算不得真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安定和满足,与贫富无关,与他人无关,没有欲望,没有攀比,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句话不对。
讲一个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两个乞丐躺在街头,饿得头发昏,有一个乞丐说,我们来想象一下自己是皇帝吧。另一个乞丐开始兴奋,“我要是皇帝,每顿要吃十个烧饼吃到饱!” 这个乞丐又说,“那我下地都要用金锄头”。
电影《霸王别姬》里小癞子有一句台词:天下好吃的,冰糖葫芦数第一,我要是成了角儿,天天得拿冰糖葫芦当饭吃。
对于他来说,吃上一个冰糖葫芦就是他的幸福,这个或许在富人眼里根本瞧不上的东西。
山里的孩子考上城里的一个专科学校,全村放鞭炮庆贺,他们不知道托福、雅思,甚至没有听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他们只知道那个专科学校会给他们带来希望。你能说他们这群穷人是***欢喜吗?
穷人,能吃上一顿韭菜饺子,都会觉得美味不可言;
富人,或许天天吃鲍鱼海鲜,也会觉得食之无味。
不一样的生活环境、认知观念,造就了我们不一样的幸福感。
穷人几多幸福,来之容易舒服。
穷人幸福感,往往招之即来。累了回草窝,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饿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都可以让幸福感油然而生。
富人倒是找不到幸福感,住惯了高楼大厦,寂寞无聊;抱着娇妻美妾,审美疲劳;吃着山珍海味,味同嚼蜡…享尽了荣华富贵,不幸焦虑抑郁,夜不能寐,没有丝毫幸福,留在心底的全是痛苦。
话不说尽,福莫享尽,势别用尽。物极必反,穷人离扱限尚远,每向前一小步,都是幸福满满。富入表面荣光,内心凄凉,往前走无亮,看着幸福,装着的都是痛苦。